
能有效溶脂,真的可以不用手術嗎 ?真的可以沒有傷口 ?真的可以不用恢復期 ?
真的不用穿塑身衣?真的完全不用麻醉?
怎麼以前做過類似的治療(如:冷凍溶脂.外科抽脂.電波溶脂 等...)但是卻都沒效!
我想很多人一定都有類似的疑問
但是上面圖片的個案,就是我們使用最新的標靶震波溶脂Ultrashape三次的治療結果
沒有錯,過去一直有許多儀器標榜不用開刀就可以溶脂
但是都發現這些儀器其實沒有辦法真正破壞脂肪細胞
大多是一些電波,微波或是物理熱效應相關的儀器
號稱可以體外溶解脂肪,但是,不僅作用深度無法到達脂肪層,更沒有破壞脂肪的效果
至今,台灣衛生署終於通過核准這台期待已久的儀器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ltrashape 歐萃學超音波系統 / 標靶震波溶脂
是一種新型體外溶脂的儀器
可以在沒有手術傷口,不需要修復期,不用穿塑身衣,不需要開刀,就可以達到溶脂的效果
目前可以治療腹部,腰部,大腿,以及蝴蝶袖這四個區域
但究竟是什麼科技,可以達到如此效果?
主要就是利用HIFU,也就是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達到體外溶脂的作用
HIFU的超音波,跟一般醫院檢查用的超音波是一樣的嗎?
超音波又稱為超聲波,屬於一種聲波,也是一種機械波
人類耳朵可聽到的聲波頻率介於20~20,000 Hz之間,因此頻率大於20,000 Hz的聲波稱為「超音波」(ultrasound)
而頻率小於20Hz的聲波,則稱為「超低頻音、次聲、次音」(infrasound)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FU 是 英文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的簡稱
中文稱之為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但為何聚焦超音波可以拿來作為體外溶脂的方法
基本上,目前超音波用來破壞脂肪細胞可以透過兩種方式
一個是 機械性(mechanical mechanism) 的方法,另一個則是 熱能(thermal mechanism) 的方法
超音波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波頻率(>20KHz)
醫療用的超音波
通常會用 強度(intensity)以及 頻率(frequency)作為能量輸出的方式
強度(intensity)一般使用W/cm2來計算
頻率(frequency) 一般使用kHz或MHz來計算
他的特性屬於機械波的形式,與雷射、電波等電磁波能量不同
因此可以用「隔山打牛」的方法,使能量安全抵達深層的軟組織
但不影響表皮與真皮層的皮膚組織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FU 是 英文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的簡稱
中文稱之為 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高能量聚焦超音波)
也有人翻譯為海扶,海福,海浮
早在1940年代初期,就受到臨床醫師的注意,主要使用在侵入性手術的應用
發展至今,許多醫學美容近期突破性的技術
都是HIFU原理所發產出來
諸如體外溶脂的 Ultrashape, Liposonix,或是音波拉皮如 Ulthera
都是應用HIFU的技術所達到
以下我們就這項新的科技向大家簡單介紹
HIFU的超音波,跟一般醫院檢查用的超音波是一樣的嗎?
超音波又稱為超聲波,屬於一種聲波,也是一種機械波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對於”非侵入性的溶脂治療“這個名詞可能還有點陌生。
此技術的產生,主要是因應近年來大家對於體態和身形的要求。最早期可利用傳統的抽脂手術的方式改善其症狀
隨著開刀技術的進步,漸漸演變成”微創”的抽脂技術(雷射溶脂,水刀抽脂,超音波抽脂)。
但是術後照顧的困難,加上長時間需要穿著塑身衣
以及表面凹凸不平,或是手術傷口疤痕組織的現象始終存在。
加上現今多數人還是會擔心開刀或麻醉的風險,以及大多民眾仍然希望抽脂不要被親朋好友發現
所以”非侵入性的溶脂治療“在國外開始快速的盛行。
非侵入性的溶脂治療,最主要的原則就是:
不會有開刀的傷口
而是從體外將溶脂的技術傳遞至脂肪層,使脂肪細胞破壞
但是既然沒有傷口,勢必沒有辦法當下將破壞的脂肪抽吸出來
因此被破壞的脂肪細胞是漸進式的被體內代謝系統清除,所以缺點就是不會有抽脂手術立即的效果。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淚溝及黑眼圈常給人疲憊、精神不濟及憔悴感,臨床上,很多病人對於黑眼圈、淚溝和眼袋、臥蠶常混淆不清。但是其實只有單純的淚溝才適合填充物的治療。因此一定要先確定淚溝形成原因,才可判斷後續正確治療的方向。

常見誤認為淚溝的臨床表徵
1. 黑眼圈
任何原因造成下眼瞼下方區域呈現陰暗或陰影,都可被稱之為黑眼圈。黑眼圈只是一個臨床的現象,真正是要找出產生黑眼圈的疾病,並且加以治療,如此才有辦法擺脫。一般臨床上常見的原因主要分為四種(色素型、血管型、皺紋型和眼袋型)。
>> 黑眼圈相關治療,請參考
2. 臥蠶
下 眼瞼下緣0.3-0.5公分的帶狀橢圓型隆起,主要為眼輪匝肌肥厚所引起。有些人是先天的,有些人是後天的,尤其是愛笑的人,笑肌 (zygomaticus major muscle)過度使用,形成後天的臥蠶。通常臥蠶會在笑的時候更明顯,因為遠看像橫臥的蠶,一般有臥蠶的人常伴隨大眼睛,主要是因為眼球位置較為突出的 關係,在美學上的意義,就是年青+親和力的象徵。
3. 眼袋
簡 單來說,就是下眼皮的脂肪堆積。主要是因為眼框內的脂肪容量與下眼部支持的結締組織不平衡 (眼框內脂肪堆積過多或是下眼部結締組織變薄弱)。通常在笑的時候反而會比較不明顯,主要是因為眼輪匝肌收縮導致組織鬆弛的改善。也可進一步區分為先天型 和後天型,一般以後天型居多,眼袋嚴重的病人,會讓人感覺到兩眼無神,老氣恆秋的感覺。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青春痘其實是毛囊皮脂腺發炎的疾病,也可稱為痤瘡、面皰、粉刺、暗瘡。其實正式的醫學名稱是「痤瘡」,主要是因為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造成毛囊局部發 炎。 有許多原因都會造成痘痘,例如壓力、熬夜、飲食(如高糖份食物、高熱量、乳製品)、睡眠不足、荷爾蒙變化 (例如生理期之前的生理痘,女性的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當使用保養品或化妝品、環境髒污、某些口服藥(如lithium鋰鹽)……等。
皮脂腺分泌旺盛是青春期長青春痘的主因,所以痤瘡常長在皮脂腺發達的部位,臉部是最常發生的部位,另外頸部、前 胸、背部與上手臂也可能發生。但成年的青春痘,往往非單純皮脂腺的問題 (常合併皮膚過敏乾燥,經前賀爾蒙分泌,不適合的化妝保養品...)。青春痘的嚴重程度與形態,因個人體質會有不同,有些人只長輕微的粉刺,有些人卻留下 嚴重的色素疤痕。
依症狀的不同,痤瘡可分為二大類別
1.非發炎型痤瘡:包括白頭粉刺及黑頭粉刺
2.發炎型痤瘡:包括丘疹(直徑小於5mm)、膿包(直徑大於5mm)及嚴重的囊腫

產生痤瘡的因素相當多且複雜,通常大致可歸納四大致病因素:(J Invest Dermatol. 2003;121(1):20.)
- 毛囊開口角化異常,造成毛囊阻塞。
- 毛囊四週的皮脂腺活性旺盛,過度分泌皮脂,與上述因素共同形成「粉刺」(comedo與comedones),也就是所謂的「白頭粉刺」(閉鎖性粉刺)與「黑頭粉刺」(開放性粉刺)。
- 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 初油酸桿菌)過度滋生,造成毛囊局部感染
- 毛囊與附近皮膚組織發生發炎反應,造成毛囊炎。

痤瘡桿菌生長時,會產生許多丙酸(propionic acid),丙酸又稱為「初油酸」,所以痤瘡桿菌又稱為「痤瘡丙酸桿菌」、「初油酸桿菌」。痤瘡桿菌是厭氧性的革蘭氏陽性菌,當毛囊阻塞時,毛囊內部微環 境的氧氣變少,使得厭氧性的痤瘡桿菌大量繁殖,並分泌酵素將皮脂分解為游離脂肪酸,對皮膚造成強烈刺激性,誘發毛囊出現發炎反應,形成痤瘡(青春痘)。
治療前的全面性評估相當重要,由於東方人膚質易產生發炎後色素沈澱,錯誤的治療方法常常導致更多痘疤形成。唯有全面性的評估,醫師才有辦法選擇最正確有效的治療方法,減少痘疤疤痕的形成。其中比較常見的評估包括:
- 痤瘡的臨床類型和的嚴重程度(例如,comedonal,丘疹膿皰,混合,結節)
確定痤瘡臨床類型,以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
- 皮膚類型(例如,乾性,油性,混合型)
影響使用外用和口服藥物的選擇
- 痤瘡疤痕的存在
hibeautydoct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